清汤丸子里的绵长岁月
市声里的晨光
晨雾未散,宜宾市新街农贸市场已鼎沸如潮。青椒堆成翠玉峰,番茄垒作玛瑙塔,银鳞在水盆里泼剌跃动。此起彼伏的吆喝声、讨价还价的笑语,将市井烟火揉进初升的日光里。
案板上的默契
肉铺老板瞥见我,菜刀重重一剁:"老主顾!特地留的肉!"她扬了扬下巴,肉钩上挂着肥瘦均匀的雪花肉,"粗绞一遍,回家再手工剁,丸子才鲜嫩弹牙。"刀刃起落间,八年的邻里家常与岁月信任,一并融进细碎的肉糜。
汤羹中的牵挂
火葱在盆中舒展蜷曲的腰肢,为清汤丸子添上一抹碧色。八十二岁的父亲牙齿松动,吞咽渐缓。我将老姜细细拍碎,蛋液轻柔搅散,豆粉裹住肉圆,文火慢煨出温润的圆子汤。少油少盐的清淡里,藏着不敢言说的担忧。
旧宅前的守望
八载春秋,奔波于上下江北的路上(轮休时周一、三、五、七往返上江北照顾独居的父亲)。劝父亲搬来新居,他总摩挲着斑驳的门框摇头。佝偻的背影映在旧窗上晃动,电视常年静默,话语愈发稀疏。但每周备好的肉丸子、抄手和白菜秧从不缺席,看他缓慢咀嚼的模样,便觉时光值得。
暖意在碗底沉淀
梧桐绿了又黄,每次碰见刘老书记总笑着夸我:"小何是真孝子。"这里特别感谢历届领导的关怀,调到“上一休七”的工作岗位,让我在尽孝、家庭和工作中寻得平衡。我握着父亲布满老年斑的手,看他浑浊的眼睛泛起微光。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。这碗熬煮时光的清汤丸子,藏着岁月的温度,更藏着世间最珍贵的深情——趁双亲尚在,请记得,常回家看看,多留一些温暖的陪伴。









来自: Android客户端